脊柱側彎是脊柱異常的側向或左右彎曲。它可以呈現為S形或C形。脊柱側彎也可能與肋骨畸形有關。在青春期即將來臨之前,它可以快速發展。但是,它也可能在成人中發生。脊柱側彎會導致疼痛,殘疾和無法進行日常活動。
100個人當中大約就有3個人患有此病。許多患者並未對此進行治療,這導致輕微的背部疼痛和不適。但當脊柱彎曲比較嚴重時,病人應該及時就診,以過上正常而舒適的生活。傳統的脊柱側彎治療包括物理療法、支撐、鑄造,最極端的是手術。支撐是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療法,它能保持脊柱在正確的位置上,甚至可以逐漸減少彎曲的程度。當然,支架的質量、精準度以及調整支架的能力對一個正確的治療來說是最很重要的。
脊柱側彎可以分為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脊柱側彎兩大類。
結構性脊椎側彎症(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像不會消失。此類脊椎側彎患者中有80%患者為原發性脊椎側彎,其次為次發性脊椎側彎。
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症(non-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象會消失。常見的因素則是因為神經肌肉病變、脊椎左右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兩腳長度不等(長短腿)等因素產生。此類患者往往能在病因消失後改善其脊椎側彎的症狀。
結構性脊柱側彎症:又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原因在於脊椎本身,只有治療脊椎本身才能改善。不同於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病人在躺下來時側彎不會消失。
非特發性脊柱側彎是指能找到明確的脊柱側彎病因,例如神經肌肉病變、退化、感染、腫瘤等。一般這種類型的脊柱側彎比較少見,常見的病因如下:
特發性脊柱側彎是指一個健康的兒童或者青少年脊柱不明原因的側彎了,目前尚沒有找到明確的發病原因(最近的研究集中在脊髓收到神經性拘束或者神經骨骼干擾,椎體前面過度生長,但這無法解釋腰前凸弧度減小的症狀)。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彎是最常見的脊柱側彎,約佔脊柱側彎的80%-90%。發生在嬰兒(1-2歲)期的側彎成為嬰兒特發性脊柱側彎,發生在兒童時期(3-5歲)的稱之為兒童特發性脊柱側彎,在10-14歲骨骼快速生長期出現的側彎稱之為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我們後期文章討論的脊柱側彎一般都是指特發性脊柱側彎。
女性比男性更普遍
-最新研究表明,遺傳因素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
–在成年人中很常見,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
–由於自然的衰老過程和脊柱反复的壓力
–脊柱的小關節和椎間盤退變
–發生在嬰兒身上並發現
–可能是由於出生缺陷,例如半椎骨,感染或腫瘤
–有時直到孩子進入青春期才容易發現
–由腦,脊髓和肌肉系統疾病引起
–通常與腦癱,肌營養不良和Friedreich共濟失調有關
–與並發駝背有關
由於彎曲的類型多種多樣,因此兒童脊柱側彎的外觀可能會有所不同。最常見的體徵和症狀包括:
而這就是 DG CARE 所關心的範疇。DG CARE 專門從事醫學軟硬件的研究與開發。2014年以來,我們一直在研究並完善一項特別的富有創新的脊柱側彎治療方法:為脊柱側彎患者定制化3D打印矯形衣。
性別
根據現有的統計顯示,相同的弧度,女性惡化的分線是男性的4-10倍(weinstein 1985,Asher and Burton 2006)。
年齡
特發性脊柱側彎出現的越早,惡化的角度就會越大,不加治療的兒童脊柱側彎cobb角會增大到超過120度,而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一般很少超過90度。
一般脊柱側彎弧度增長較快的時間在青春期骨骼快速生長發育那幾年,到骨骼成熟後弧度增加的趨勢會明顯降低,但也有極少數嚴重的案例骨骼成熟後角度還會持續惡化。在骨骼成熟後,一般的角度增大發生在30°以上的側彎比較多,cobb角在50-70°時每年會增加0.5-1°(weinstein 1986)。有嚴重腰部側彎、年齡在50-70歲的人群,每年角度會增加2°以上;年齡在65-80歲的人群,角度每年可增加5°以上(Caillens 1991)。
脊柱側彎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側彎角度增大、改善肺活量和疼痛(關於疼痛和脊柱側彎的關聯後期文章會詳細的討論)。次要的目的是目前的預防可能出現的肌肉骨骼和心肺功能障礙。
目前常見的脊柱側彎保守治療可分為兩種:物理治療和支具治療。物理治療包括里昂方法(Methode Lyonaise)、側移、施羅特最佳療法和其他的一些方法。需要強調的是:①脊柱側彎的物理治療不是一般運動,而是一些已經證實能解決脊柱畸形的特定運動。②需要有特別訓練和在這方面認證的醫生和治療師進行治療。支具治療能有效的避免弧度惡化,降低手術的概率,恢復矢狀面的生理曲度,支具治療對於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效果較好,對於成人效果不佳,成人一般推肩以物理治療為主。